导航菜单
服务热线:020-83399513

5G带来了怎样的希望

时间:2020-05-30 06:52    来源:未知    作者:gdicpe    点击:

     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,5G将构筑起万物互联的基础设施。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,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,拓展5G应用,建设充电桩,推广新能源汽车,激发新消费需求、助力产业升级。
    5G不仅是网络,它是整个智能互联网的开始,移动互联、智能感应、大数据、智能学习共同形成的新能力,将会在整个社会的智能交通、移动医疗、智慧城市、智慧工业等众多领域形成基础支撑。随着产业政策利好不断释放、技术水平持续推进,5G将呈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
5G网络主要有三大特点,极高的速率,极大的容量,极低的时延。相对4G网络,传输速率提升10~100倍,峰值传输速率达到10 Gbit/s,端到端时延达到ms级,连接设备密度增加10~100倍,流量密度提升1000倍,频谱效率提升5~10倍,能够在500 km/h的速度下保证用户体验。

  对于现在社会来讲,4K甚至8K视频流的实时播放、云端互动、AR,VR与游戏生活相结合、物联网、智慧城市、无人驾驶、工业控制等等都将成为5G网络应用的场景。

  远程控制机械手臂

  远程驾驶汽车

5G新基建战略意义重大

在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联通产品中心总经理张云勇看来,5G事关国家前途命运,事关经济社会发展,事关产业升级换代,事关打赢未来战争。他说:“5G作为‘新基建’的关键要素,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作出突出贡献,既是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数字基础设施,同时也将成为发展数字经济、推动产业升级、引领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。”

自去年以来,5G成为热门关键词。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5G发展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快5G发展作出重要指示,强调要“推动5G网络加快发展”“加快5G网络等‘新基建’建设进度”。

张云勇告诉记者:“5G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制高点,已经成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,5G将赋能数字经济,创造更多就业,有效扩大投资,促进消费升级,实现‘一业带百业’。同时,5G有利于带动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,在国际上形成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,避免被全球价值链‘低端锁定’。”

根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2019年年底联合推出《中国5G经济报告2020》显示,2020年5G总投资额将达到0.9万亿元人民币,2025年将达到1.5万亿元人民币,到2035年5G将创造13.2万亿美元经济产出,产生2230万个工作岗位,而5G应用将极大提高生活、生产效率,并且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。

从经济产出、就业岗位、拉动投资、消费升级等多个维度来看,5G确实是未来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“潜力股”。张云勇说:“5G是我国难得的战略机遇,技术创新时不我待,应充分发挥我国在5G领域的优势,把握此次弯道超车的机会。我国5G技术产业优势凸显,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规模化扩张的窗口期和抢占主导权的机遇期,有利于深入实施网络强国战略。”

5G新基建面临诸多挑战

任何新事物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,没有掣肘。张云勇表示,5G新基建如同其他新事物一样面临着诸多挑战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,张云勇从四个方面总结了当前5G发展中的困难:5G投资和建设成本压力、运营商电费过高、运营企业增值税率高,以及行业应用亟须拓展深化。

张云勇指出,5G建设基站数量大,先发部署成本高昂,电信运营企业面临巨大的5G投资和建设成本压力,预计直接投资高达1.2万亿,累计投资将高达2.3万亿,资金投入量将是4G的2~4倍左右。有关部门测算,预计未来5G基站量将是4G的2倍。此外,5G不光覆盖到移动互联网场景,还会进一步深化到工厂等行业应用场景,基站数量还有一定增加。

4G时代,已有地方运营商表示基站和机房电费占到了公司网络运营费用的30%以上,而5G时代,这种情况将更甚。据统计,5G移动网络的整体能耗将是4G的9倍以上。“5G设备功耗高,能耗是现网4G设备的3倍,2025年仅电费预计三家运营商合计2500亿元。”张云勇表示,“高额的电费支出将成为制约5G快速部署和发展的重要因素。”

除了投资成本高、高额电费等难题外,运营企业增值税率也明显偏高。张云勇说:“运营企业增值税率11%与互联网企业增值税率6%相比,明显偏高。”同时,张云勇也指出,5G企业市场的商用推广模式还需探索,缺少成熟的典型行业应用解决方案。他认为,一些垂直行业的信息化基础薄弱、融合产品准入存在政策标准问题等也制约着5G的深化应用。

新基建要求5G网络加速覆盖

“新基建对于运营商的要求首先是要加速5G网络的覆盖,不仅仅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,还要在三百多个地级市进行热点商圈和重点企业的覆盖。”张云勇表示,除了网络,还要做的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贯穿和互操作。为了解决制约5G这一“大国重器”的发展难点,张云勇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。

在促进5G网络建设方面,张云勇建议,国家在低息融资、专项贷款、多层次资本市场、并购、IPO、发债等金融政策方面给予相关企业支持;推动PPP模式在5G新基建领域的运用,构建政府引导、市场主导、多方参与、共建共投共享利益共同体,形成“雁阵效应”。

在降低5G电费方面,张云勇建议,推动能源梯次利用,针对5G网络能耗,在2019年电费降低10%的基础上,国家再予以三家电信企业电价优惠30%,并纳入直购电等电力改革试点行业,预计每年可为运营商降低700亿元电费。

在降低运营企业增值税率,张云勇建议,将电信业增值税税率统一为6%,按现有情况测算,每年可为企业减负70亿元,实现以税收政策撬动5G新基建发展的政策效应。

5G融合应用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大显身手,5G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的步伐加快,让国人第一次大范围感受到5G所带来的效率提升。张云勇建议,进一步抢抓产业发展先机,推动5G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,繁荣发展新兴产业。
 

5G时代的到来,智能穿戴成为移动互联网、物联网时代的关键入口。智能穿戴并非狭义上的人体可穿戴设备,而是覆盖各行业的智能化未来。随着医学需求拉动,在医疗智能可穿戴的带动下,专家预言智能可穿戴市场将会迎来新一波的热潮。

5G技术助燃智能可穿戴市场

回顾往昔,2013年匆匆登场的厂商大多数已经退去,一度曾经火热的各种智能可穿戴产品也已经消失或者卖身巨头。但智能可穿戴设备真的从此没有机会了吗?当然不是。从IDC公布的数据来看,智能可穿戴的出货量依然逐年增加。IDC数据显示,2016年以来中国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逐年增加,2019年前两个季度的出货量同比增速均保持在了30%以上的水平。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2307万台,同比增长34.3%;其中,基础可穿戴设备(不支持第三方应用的可穿戴设备)出货量为1846万台,同比增长31.9%,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461万台,同比增长45.0%。前瞻预计2019年全年将达到8000万台左右。

数据很好地说明了市场对于智能可穿戴依然欢迎。5G因为传输速度的提升,以及低延时、低功耗、连接更多设备设备让万物互联成为现实。

在医疗领域,作为消费物联网最大品类智能硬件,智能穿戴可以很好地渗透到健康医疗场景。

5G给智能穿戴带来了怎样的希望

在农业领域,农业智能穿戴将人们从传统的田间作业中解放出来。它可以为农作物播种、施肥、虫害防治、收割等。同时,通过农作物的传感器及时采集环境的各类实时数据,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踪和策略定制;根据虫害状况数据,制定喷洒的农药剂量。

在畜业领域,畜业智能穿戴在猪流感、畜流感频发期,可以更好地监控生畜生长和健康情况,能在流感疫情第一时间进行治疗和把控,把危害降到最低。

个性、优质的体验服务将成趋势

复盘智能穿戴产品从火爆到逐渐变冷然后再度“回暖”的过程,不难发现前几年智能穿戴“遇冷”的原因。首先,部分智能穿戴并不是刚需,初期用户只是为了追个新潮,赶个时髦,被赋予高科技、智能的光环。然而,对于非刚性的需求是不能持久热度的。

其次大多是智能穿戴市场主要集中在智能手表、智能手环,产品同质化严重、缺乏创新,甚至走向价格战的恶性竞争。低价不是用户的主要购买驱动力。因此用户会变得理性,用户的热情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。

再有就是,智能穿戴功能过于简单,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,如同鸡肋。

事实上,网络的迭代升级让人们对智能产品的需求理念转向了“体验”需求,个性化、优质的体验才是真正的“刚需”。使用不方便、体验感知差是用户最不能接受的因素。智能穿戴须从产品供应链转变成顾客需求供应链。从用户刚性需求出发,商家要根据消费者的生活场景,发现痛点与机会点,制定场景,提供新产品、新服务,让用户体验升级,从而满足消费的隐性需求。

与产业链合作是最好的出路

尽管智能可穿戴设备曾经在市场上一度遇冷,甚至遭遇毁灭性打击。但公众对于设备的畅想从未停止,对于未来智能化生活的向往从未消失,这一点由智能穿戴出货量逐年增长可以看出。但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。

首当其冲的就是硬件问题。智能可穿戴设备已经不是新鲜产品了,但它的技术发展之路却并没有像智能手机一样逐渐触摸到天花板,还有很长的发展空间。目前,大部分可穿戴设备都存在人机交互性能不足的问题。大部分可穿戴设备都注重轻便,体积也越来越小。因此,要开发出更小型化,集成化的传感器,才能满足需求。开发过程漫长,成本又高,如果是一家厂商开发难度未免太大。因此,亟须行业内厂商相互合作,共同开发。

 

另外,当前可穿戴还存在应用生态系统难以统一,产品同质化严重,用户隐私安全难以保证等问题。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产业链各方协同合作,完善生态圈建设。智能穿戴不是给传统穿戴产品一块传感器就能万事大吉,还需要考虑每一种穿戴产品的使用场景、使用逻辑、使用限制和使用伦理等等,惟有产业链协同,方能实现共赢。

MORE栏目导航
MORE推荐内容
MORE热点内容